5月26日,深铁集团与华润置地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华润置地董事局主席、总裁李欣,深铁集团董事长辛杰、总经理黄力平等出席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上,辛杰、李欣分别代表双方发表致辞。李欣表示,华润置地通过独具特色的“片区统筹”开发与运营模式,持续为城市发展提供最优解决方案和服务。华润置地与深铁集团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内管控水平一流、综合实力雄厚、发展质量领先的优秀企业,双方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巨大的合作潜能。华润置地高度重视与深铁集团的战略合作。本次合作协议的签署,必将进一步推动双方目标同向、工作同心、行动同步,共同抢抓深圳市“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在这片改革发展的热土上,书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双方将精诚合作、携手共进,为企业发展锻造新能力、为行业转型提供新方案、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辛杰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铁集团正全力推进“三铁”建设,完善铁路多枢纽体系,加快构建“轨道上的大湾区”和“轨道上的都市圈”,希望通过战略合作方式,双方形成最佳合作方、最优化组合,促进城轨交通、城市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更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科技效益,以及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效益,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希望与华润携手,在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TOD产品、商业运营等多个领域,开展广泛、深入、全面的合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守长期主义价值观,以全球为新视野,以先行示范为新标准,积极探索创新央地合作模式,共同书写TOD未来城市方案,打造一批以枢纽为核心的“站城一体”世界级标杆,为深圳留下一批镌刻永恒的城市作品。
随后双方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深铁集团与华润置地将充分发挥双方优势,通力合作,通过战略合作促进技术、资金、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实现最大的共赢。双方确认,在轨道沿线可以按照站城一体化理念进行综合开发项目拓展工作。双方同意,在满足相关条件的情况下,开展开发运营等方面的全面合作。
一屏搞掂“乘车码+健康码+核酸检测+疫苗接种”
6个地铁车站5月8日率先试点上线
在搭乘地铁时,切换健康码和乘车码很麻烦?为进一步提高地铁通行效率、提升乘客出行体验,同时满足防疫政策要求,深铁集团携手平安智慧城市、腾讯公司,通过深圳地铁APP将乘车码、健康码、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等信息有机融合成“一屏展示”,实现“一码通行”深圳地铁!
6个地铁站率先试点“一码通行”
5月8日起,深圳地铁APP乘车码“一码通行”功能将率先在1号线竹子林站、2/11号线后海站、5号线塘朗站和长龙站、6号线体育中心站和翰岭站上线体验。届时,乘客下载深圳地铁APP并经实名认证授权后,向车站工作人员出示‘一屏展示’界面即可扫码过闸进站,无需再扫‘场所码’和切换乘车码,在保证防疫核验准确快速的基础上提升了通行效率,让乘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试点车站上线“一码通行”后,将根据系统运行效果和乘客体验反馈进行优化调整,视情况在地铁全网车站推广,具体时间请留意深圳地铁APP以及官方微博、微信、车站公告。
深铁集团同时提醒广大乘客,使用其他方式“深圳通+”小程序乘车码、“深圳地铁”小程序乘车码、深圳通票卡等进站的乘客,仍需采用扫场所码→亮码核验→进站乘车的方式出行。此外,老人、小孩等没有智能手机的乘客应由陪同家属代出示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单独出行的,则须出示打印的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一屏展示”防疫出行更快捷
今年,为积极落实《2022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推进健康码、乘车码等多码合一”的要求,深铁集团得到了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政府办公厅、市交通运输局、市卫健委、市国资委和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轨道办等单位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
深圳地铁APP在原有实名制的基础上对接粤康码(深圳)系统,通过实名信息实时调取乘客健康码的健康状态和核酸检测信息,在云端校验后将信息集成到乘车码页面,既实现“乘车码+健康码+核酸检测+疫苗接种”信息“一屏展示”,又通过刷闸机进站同步完成出行场所溯源定位,取代场所码功能,进一步简化市民乘客在地铁出行时扫码、亮码和切换乘车码的流程,实现“一码通行”。
深化数据应用 动态匹配防疫
深圳地铁APP乘车码“一屏展示、一码通行”功能将在试点车站开展系统试运行。届时,将根据试运行评估结果和乘客反馈意见进一步优化调整。
考虑到疫情防控政策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深铁地铁APP‘一屏展示’模式采取了模块化、参数化设计,并采用云端部署。随着防疫政策的变化调整,如核酸检验要求为24、48或72小时不等时,只需在APP后台系统调整参数,即可完成同步,使“一屏展示”前端展示界面与防疫政策保持无缝衔接,动态匹配防疫。持黄码和红码的乘客将无法显示乘车码,不能进站乘车。
信息即用即弃 保障隐私安全
据介绍,深圳地铁APP用户在深圳通乘车码、腾讯乘车码页面通过实名认证并完成健康信息授权后,才会关联自己的健康信息(含健康码、核酸检测记录、疫苗接种记录),实现“一屏展示”。值得关注的是,用户的健康信息仅做前端实时展示,不在本地保留,真正做到即用即弃,最大程度保障疫情数据安全和保护市民个人隐私。
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深铁集团发挥国企担当,同时,努力践行“厚德载运,深铁为民”的企业精神,主动开展科学防疫,积极推进健康码、乘车码等信息“一屏展示”,通过“一码通行”,努力让乘客出行更高效、更快捷,实实在在提升人民群众的出行体验感。
深铁集团高质量打造国内最大高铁城际轨道交通换乘枢纽
5月5日,备受关注的深圳市西丽综合交通枢纽(以下简称“西丽枢纽”)概念设计及主体建筑设计方案征集定标结果公示。作为深圳“三主四辅”的重要铁路主枢纽,西丽枢纽也是深圳市“三大战略工程”之一,被列入《广东省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其中西丽站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46万㎡,工程投资估算总额为312亿元,西丽枢纽工程总建筑面积66万㎡,工程投资估算总额为177亿元。该项目位于南山区中北部片区,北接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南临南山科技园北区(高新北区),是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创新轴的重要连接点。项目建成后,西丽枢纽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高铁、城际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同时也将是世界上最繁忙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共赢的纽带”设计概念方案胜出
TOD4.0版的高铁站城融合示范工程
据介绍,西丽枢纽的建设对于深圳建设国家铁路枢纽城市、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具有重大意义。
受国家铁路集团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委托,深圳地铁集团作为招标人启动西丽枢纽概念设计及主体建筑设计方案征集活动以来,向国内外优秀设计机构征集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设计方案,共收到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家规划设计机构报名参赛。由中国工程院程泰宁院士、陈湘生院士领衔,13位来自城市设计、建筑、铁路、轨道交通等专业的国内外专家组成的国际评标委员会,对资格预审入围单位的方案设计创意、枢纽总体功能及布局、交通衔接等多个维度展开评判,经过多轮投票、层层筛选、优中选优,确定3家候选方案。最终,由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株式会社日建设计联合体带来的“共赢的纽带”设计概念方案脱颖而出。
该方案中,标志性绿色纽带状的枢纽独一无二,不仅缝合城市南北主轴,而且连通东西向生态轴,以“促进共赢之纽带,焕发西丽之新生”为概念,以打造“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枢纽、站城高度融合的示范工程、深圳核心地区的门户地标、城市未来生活的典范城区”为目标,利用高铁轨道上盖建筑屋顶打造了一座生态绿化公园,实现“站-城-人-自然”的高度融合,将是中国TOD4.0版的高铁站城融合示范工程,上盖公园建成后将为旅客及周边居民提供绝佳的休闲场所。
站城一体化 出行无缝衔接
实现“枢纽即城市”高度融合
据了解,西丽枢纽高铁站场总规模13台25线,引入赣深、深茂、深汕、深珠四条铁路。同时引入四条地铁、两条城际线,且在此集中设站。其中,地铁13、15、27号线呈南北走向,下穿国铁站场;地铁29号线、深惠、深莞城际呈东西走向。
据深铁集团规划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西丽枢纽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换乘站,同时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枢纽之一。未来,西丽枢纽日均客流量将超过130万人次,其中轨道交通远期日均客流量将达到76.7万人,地铁进出站客流约55万人,地铁内部换乘客流约19.8万人,城际铁路进出站客流约19.8万人,城际铁路内部换乘客流约1.8万人。
“因此,西丽枢纽项目规划建设将按照‘枢纽即城市’高度融合的原则,创新‘路地’合作模式,打破传统高铁车站与城市枢纽配套设施的‘红线’界限,构建‘地下两层、地上三层’的立体慢行网络,对应‘地铁连接、地下商业、城市界面、公共空间、上盖开发’的立体复合空间,实现站城一体、换乘便捷。”该负责人表示,西丽枢纽建成后,将依据“多进多出”的组织原则,通过清晰的动线引导,实现不同交通工具间的快速换乘。无论是高铁转地铁,还是大巴转小车,都可“一站式”切换。
西丽站及相关工程今年开工建设
在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发布的《广东省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中,深圳枢纽新建西丽站及相关工程列入项目计划表中,建设起止年限为2022年至2026年。西丽站及相关工程今年开工。
西丽枢纽是深圳市“十四五”期间最重要的铁路主枢纽,国家铁路集团、深圳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深铁集团将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高点定位”的要求,高标准、高水平推进西丽枢纽站城一体化规划建设,将其打造成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示范项目。
未来,建成后的西丽枢纽将成为服务深圳、辐射全国、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枢纽,是“站-产-城”高度融合的创新枢纽,是进一步完善深圳枢纽客运布局、提升枢纽客运能力、实现路网点线能力协调的重要节点,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交流中枢和国际人才聚集地,将有利于缓解深圳北站接发能力趋于饱和的问题,增强西部核心区交通承载力,提升深圳交通枢纽客运能级,完善大湾区轨道交通网络布局,助力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赋予今年“五四”青年节非同寻常的意义。5月4日上午,由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深圳地铁集团共同举办的“青春深圳”专列启动仪式在深圳地铁福田站正式举行。团市委书记高大伟,深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辛杰,团市委副书记袁志雄、赖锋,深铁集团党委副书记牟勇,集团党群办、深铁运营、深铁商业、深铁物业、集团团委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了活动。
回望百年,共青团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团结带领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前赴后继、奋勇争先,谱写了一曲曲与人民同命运、与祖国共奋进的青春之歌。近年来,在市委和上级团组织的坚强领导下,深圳共青团按照“一个定位、一条主线、一个愿景、三城战略”的工作思路,以更强意识服务中心,以更大魄力深化改革,书写新时代青年工作的深圳答卷。
在上级团组织的大力支持和深铁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铁集团团委始终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融入中心大局,勇于担当作为,鼓励引导青年员工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深铁集团积极为城市建设和企业发展发掘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当好新时代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奏响“强国复兴有我”的深铁青春乐章。
在建团百年的时刻,深圳团市委以“青春深圳”地铁专列,凸显深圳青年“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时代风潮。启动仪式现场还进行了新团员入团宣誓,在彩田学校校团委书记罗为邦先生的带领下,新团员面向团旗庄严宣誓,发出铿锵有力的青春誓言。
“青春深圳”地铁专列六节车厢围绕青春深圳、志愿深圳、青年发展型城市、深港青年创业创新之城、榜YOUNG之城、青春印记六大主题展开设计,每节车厢都讲述着这座年轻城市不同阶段的青春记忆,在历史、现在、未来中碰撞火花。
从共青团深圳市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到2022年“青春战疫行动”中深圳青年的坚守,“青春深圳”主题车厢展现了特区共青团与青年同行、跟时代并肩的成长足迹。
作为“志愿者之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志愿者文化早已深入人心。在“志愿深圳”主题车厢,深圳志愿者代言人郎朗、白岩松、虎墩共同为280万深圳志愿者点赞,让深圳爱心之城、文明之城的底色更加闪亮。
秉持着“深圳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深圳更有为”的愿景,“青年发展型城市”主题车厢传递了这座城市与深圳青年同生共息的紧密纽带;“深港青年创业创新之城”主题车厢从就业创业、学习生活、城市融入等多方面展现了深圳共青团以先行示范标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事业发展。
在时代的风浪中,深圳各行业优秀青年踔厉奋发、砥砺笃行。“榜YOUNG之城”主题车厢展示了深圳青年突击队奋勇向前,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青春印记”主题车厢唤醒了这座城市的青春记忆,旧貌换新颜的“大家乐”舞台、再熟悉不过的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市青少年宫,依旧深入人心。
新的篇章即将翻开,深圳青年必将乘着山河之风,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深铁商业 文/刘聘婷 图/魏进明
“五一”假期,深圳地铁建设者奋战一线,在辛勤与汗水中度过属于自己的节日。深铁集团在建553个工点、近8万地铁建设者,全员在岗,火力全开。在烈日骄阳下,在地下空间里,建设者们挥汗如雨,坚守岗位,为今年深圳地铁再次迎来“开通年”加班加点。
多线并举 地铁在建线路进度条再刷新!
今年深圳地铁将再次迎“开通年”,深圳地铁553个工地干劲十足。为保证工程进度,近8万名地铁建设者们依旧坚守在工地上。记者获悉,截至目前,深圳地铁计划年内通车线路已分别进入热滑试验、联调联试以及装饰装修阶段,为开通运营做最后冲刺。
当前地铁12号线土建结构及区间工程已全部完成,公共区、设备区装修总体完成86%,预计6月30日左右装修工作全部完成。地铁14号线全线所有车站主体结构已经封顶、区间隧道已贯通,并开始进入首调段FAO场景调试测试,下一步将围绕项目工程验收等目标推进工作。地铁6号线支线目前车站及区间主体工程、轨道工程已全部完成,正在实施的车站出入口及风井风亭等附属工程完成98.5%、装修及机电工程完成82%、系统设备安装完成72%,下一步将主要做好项目工程验收等工作。
另一方面,备受关注的地铁16号线全线已实现轨通、电通,所有车站均已进入安装装修阶段,计划5月中旬全线热滑。计划年内与地铁14号线一并开通运营的岗厦北枢纽日前主体结构均已完成,目前正在进行站后工程收尾以及单机单系统调试工作,五一期间启动系统联调,下一步主要围绕消防验收等项目节点开展工作,确保顺利完成各项全年既定目标任务。
加足马力 前海交通枢纽首批地下空间封顶!
作为深圳市在建基础设施的重大项目之一,前海综合交通枢纽日前传来喜报,T2、T4地块的地下空间同步封顶。因体量庞大,整个项目分为11个地块共8个基坑分批建设,本次封顶的T2、T4地下空间共有六层,占地5.56万平方米,位于整个枢纽核心区域T3换乘大厅的两侧,是首批封顶的地下空间。
建设中的前海综合交通枢纽,内含运营中的3条地铁线及规划建设中的2条城际线,融合集约型、立体化的社区功能。与传统枢纽不同,前海枢纽将交通枢纽和城市社区建设融于一体,整个地下空间通过人行通道串联轨道车站、公交场站、出租车场站、地下商业及上盖物业并实现与周边建筑互通互联,实现枢纽与城市的有机融合。
线上+线下 1200多路摄像头“紧盯”安全
在地铁建设节日不停工、加速推进的同时,深铁集团安全防疫和加快施工“双统筹”,严格落实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建设平安有序推进。
为确保各工点安全有序、高质高效实现生产,深铁集团组织人员对机械设备、安全用电、起重机具,重点作业场所等进行大规模、全面细致的安全隐患排查,并对检查出的各类安全隐患逐项落实整改。
据了解,五一期间,深铁集团对安全生产、疫情防控进行全面梳理,采取“全时段、全方位、全覆盖”安全管控措施,并利用地铁工地施工现场布设的1200多路摄像头和安全信息化系统,对施工场地、大型机械设备和作业面实施有效监控。
深圳地铁将秉承“厚德载运 深铁为民”的企业精神,用汗水为五一劳动节献礼,全力抢抓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工程优质如期完工,在地铁“开通年”为市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4月22日下午,深铁集团抗击疫情总结大会顺利举行。集团领导班子成员、本部高级管理人员、各部门中层及以上干部、各直管单位主要负责人、获奖代表,以及本部各部门、直管单位,分别在主、分会场以线上加线下的方式参加会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辛杰出席会议并讲话,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黄力平主持会议。
会上,集团党委副书记牟勇宣读了抗疫表彰决定,并对深铁“抗击疫情突出贡献单位”“抗击疫情先进单位”“抗击疫情同心同行”“抗击疫情卓越团队”“抗击疫情优秀团队”65个单位,以及深铁“抗击疫情勇士”“抗击疫情先进个人”“抗击疫情先进工作者”“抗击疫情最美守护者”“抗击疫情最美志愿者”等2489名个人进行表彰。会议同时介绍了深铁抗疫先锋队服务总体情况,交流分享了一线抗疫事迹、工作经验以及收获感悟。
3月以来,我市面临疫情防控“大考”,城市按下了“慢行键”,“外严防输入、内严防扩散”任务艰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我市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深铁集团党委第一时间响应政府号召,向全体员工发出紧急动员令,组建深铁集团抗疫先锋队,奔赴深圳各区疫情防控一线,助力各项防疫支援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千难万险何所惧,大战大考炼真金。疫情发生以来,集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决策部署,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党建引领疫情防控,紧急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领集团1000余名志愿者日夜奋战、冲锋在前,全力以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疫情防控和生产发展“两个战场”交上了一份彰显“深铁力量”、体现“深铁效率”、展示“深铁担当”的答卷。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回顾这段艰苦卓绝的抗疫历程,深铁人临危受命、闻令而动,既有夙兴夜寐的执着坚守,还有英勇无畏的聚力攻坚。在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第一时间成立抗疫先锋队临时党委、临时党支部和抗疫前线指挥部,带头示范,凝聚力量,带领深铁抗疫先锋队同心为战“疫”拼搏。自3月1日以来,集团各部门、直管单位及合作单位的1839名先锋队员分赴福田区、南山区、坪山区的10个封管控区、12个防范区,助力社区各项防疫支援工作有力有序开展。他们脱下“深铁蓝”,穿上“志愿红”“抗疫白”,奋战在核酸检测、卡口管理、流调统计、物资搬运、物资配送、送药上门、急诊送医等抗疫一线,累计搬运物资40万件,服务居民生活保障80万余人次,协助核酸检测253万余人次,切实筑牢群防群控线。
不仅如此,深铁集团抗疫先锋队还创新理念,依靠科技赋能,探索智慧抗疫,建立以“全景地图+社区服务”为支撑的智慧抗疫模式,精准打通从抗疫服务部署到社区防疫一线实战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提高了疫情防控服务工作效率。
在这场疫情防控“大考”中,深铁人用担当和奉献筑起了守卫人民群众健康的铜墙铁壁,赢得了市、区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居民群众的广泛好评,共收到来自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委组织部、福田区工商联合会、福田区沙头街道办事处等各级组织的17封感谢信。
大会最后,辛杰向集团所有参加抗疫支援的各部门、各单位及全体志愿者表示崇高的敬意。结合当前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关键时期,辛杰对后期工作开展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二是始终坚持“严的态势”,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三是始终坚持“进的锐气”,奋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四是始终坚持“稳的定力”,毫不放松抓好安全防范和各类风险管控;五是始终坚持“好的导向”,打造一批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将伟大抗疫精神转化为集团发展的强大动能,全力以赴完成集团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为将深圳建设成现代化强国范例努力奋斗,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